文冠果苗木为落叶小乔木,高约8m,树皮灰褐色,枝粗壮直立,嫩枝呈红褐色,平滑无毛,叶互生,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边缘钝锯齿,表面暗绿色,背面色较淡,光滑无毛。4~5月,先叶或与叶同时开花,总状花序,花5瓣,白色,基部里面呈紫红色斑纹,美丽而具香气。
5月是新梢生长高峰期,5~6月封顶停止生长,新梢长15~30cm,长60cm;少数顶芽在立地条件好时,还能从7月开始,抽生5~20cm秋梢,8月停止高生长,新梢加粗生长可持续到10月,蒴果7~8月成熟,呈黄白色,10月下旬开始落叶,11月上旬落叶结束生长期近200天。
文冠果苗木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北纬32b~46b,东经100b~127b,集中分布在内蒙、陕西、甘肃等地,垂直分布多在海拔400~1400m的山地和丘陵地带。
文冠果为喜光树种,适应性极强,根深,耐旱,根系发达,根幅长,主根明显,垂直向下深入土壤下层,能够吸收土壤深层水分,在极端干旱条件下能够生长。
耐寒,耐半荫,在低气温-41.4e的哈尔滨可以安全越冬;在年降水量仅为148.2mm的宁夏,也有散生分布。
较耐盐碱,对土质要求不高,在华北、西北、东北等地的黄土丘陵、冲积平原、固定沙地和石质山区等瘠薄多石干燥之地均能生长。但不耐涝,低湿地不能生长。
文冠果一般栽植后3~5年开始结果,管理好的2~3年开始结果,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,种子产量也逐年增加,5年生文冠果幼林每公顷产800kg以上,文冠果寿命长,1000多年的大树仍花繁叶茂,生长健壮。
文冠果种壳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材料之一,用于改善和治理环境污染,种仁经榨取油脂后的渣粕含有25.75%的蛋白质,还含有大量粗纤维是优良的动物饲料,丰产期的文冠果林每亩至少可供养1-2头肥猪。
文冠果树可治理荒山荒坡荒沙、园林道路绿化、极耐严寒、树龄长寿。文冠果树由于根系发达,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份和养分,所以特别耐干旱、耐瘠薄。特别适合北方年降雨量偏少的河北、山西、内蒙、甘肃、新疆等干旱半干旱的地区的丘陵、山坡、沟壑作为绿化荒山、荒坡进行荒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,成活率远高于其它品种,如山杏、小叶杨等耐旱树种。
文冠果花朵芳香诱人、花色鲜艳、花期长达近1个月,树型阿娜多姿,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风景树,可育成林供观光旅游,也可置成盆景,摆放家中很具艺术性。
文冠果树也特别耐寒,在零下41度尚能安全过冬。
文冠果苗木最大的优点是抗旱,最致命的缺点是怕涝,最容易得的就是根腐病。
文冠果属于深休眠树种,种壳较硬,不利于透水、透气,因此出苗率低,育苗难度大,风险系数高,因此需要专业技术,不提倡散户育苗。
文冠果苗木既可秋季定植,也可春季移栽,以秋季落叶时(10月中下旬)栽植为最好。由于北方秋季雨水相对较充沛,因此秋栽比春栽成活率更高,尤其是大面积不具备浇水条件的山区丘陵荒山荒坡造林,不须浇水成活率也能高达90%以上。